2019年12月24日,陶業菁英思享匯來到夾江,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代表、夾江西部瓷都陶瓷協會代表、夾江縣委領導以及廣東、江西、四川等一眾陶瓷企業代表共40余人歡聚一堂,與我們一同回顧2019年建陶行業的發展情況,為大家在企業經營、渠道變革、產品創新等方面遇到的痛點問題出謀劃策!
佛山中國陶瓷城集團會展中心總經理 龍清玉
本次思享交流環節由佛山中國陶瓷城集團會展中心總經理龍清玉擔任嘉賓主持。龍總在開場主持中提到,近幾年,整個建陶行業的傳統渠道正在發生變革,傳統經銷商渠道下降,而整裝定制、房地產、互聯網、設計師等渠道的比例不斷攀升。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經濟下行的當下,陶瓷企業的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那么,2019年建陶行業的發展情況怎么樣?陶瓷企業在渠道變革、產品創新、環保治理等方面遇到了哪些痛點?
華興陶瓷總經理 羅啟周
2019年對于陶瓷企業來說確實是比較痛苦的一年。夾江產區目前最大的痛點是價格賣不動,無論是以大牌子來定位,還是三四線品牌來定位,還是賣不動,最后還是要把價格往下沉,這是做品牌和做品質最大的痛點。目前我們公司做的有些產品是按最高標準來做的,但是價格只能到達第一標準價格來賣,這也是我們公司在夾江急需要走出去的關鍵。我本身是做技術的,從產品定位、產品開發到產品銷售,我都一手抓,所以對于產品我確實是深有體會。 至于明年如何發展,我認為要運用產區優勢,例如江西產區有原材料優勢、物流優勢等,雖然四川的物流有“蜀道難”之說,其實現在也不難了。物流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企業家也是有這個感觸的。我們最便宜的時候,原材料從貴州過來,正常價格的時候是120,貴的時候是200,按我們土話說“馬少鞍多”,但“鞍比馬貴”是不合理的,現在夾江產區所有進來的原材料主要以汽運為主,但汽運的運費波動太大,企業難以預估、預計,我們在這里呼吁政府來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丹棱陶瓷協會會長、丹棱天際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偉
我們丹陵協會算是夾江協會一個小分站,區別不同兩個市,眉山市針對眉山天府新區的開發有很多政策傾斜??傮w從行業來講,我認為是難,要爬過環保、銷售、成品上漲這三座大山。以前10%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現在不行。2017年陶瓷企業因為環保全部實行“煤改氣”,這對企業的影響很大,共26家企業,產值只有20幾個億,規模總體非常小。但是丹陵整個區位相比夾江還要難一點,主要體現在交通運輸方面,所以丹陵的資金實體和規模與夾江難以比較,我們必須依賴夾江人民才能把這個打通,去年依托夾江,通過同行向夾江協會反映這個問題,夾江協會非常重視,囤積原料漲價的事情也因此得到了有效解決。從區位上來講,我們處于中西部地區,和廣東相比,我認為產區發展落后了15年,但 目前市場空間還很大,新農村建設也才剛剛起步,眉山市委市政府為了發展陶瓷行業,專門開設一條專用鐵路,指定眉山、政府工程必須用本地陶瓷,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未來,但明年怎么走,在現在同質化問題嚴重,同時成本居高不下的當西,未來的形勢確實不好規避。
夾江西部瓷都陶瓷協會副會長、夾江縣廣樂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未
2019年我覺得比2018年日子好過一點,因為2018年我們在夾江剛剛經歷了從水煤氣轉化為天然氣的痛苦階段,到了2019年我相信都已經適應過來了。目前,在夾江產區出現了一個比較好的現象,以前企業都是拼產能,但是現在這種經營理念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2019年有三個新的生產線都不是以大產能為主,而是中產能,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也就是說 夾江陶瓷不再是單純的成本競爭、價格競爭,而是已經進入了品質競爭、差異化競爭的狀態,我們認為這是一個良性發展的跡象。我們公司一直以來還是比較執著于走品牌的路線,但是因為身處夾江,受區域限制,我們即使在追求品牌的過程當中,也做了兩手準備,所以我們一直走的就是高級品牌和經濟品牌相結合的這條道路, 2020年我們還是仍然會堅持,第一個品牌化的道路,第二個差異化的道路。
夾江西部瓷都陶瓷協會常務副會長、夾江縣索菲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 余楊
高安市陶瓷行業協會副會長、江西羅斯福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 羅群
高安陶瓷的發展在90年代基本上停滯了,從2005年才開始進入第二次投資,這主要得益于整個高安的地理環境以及南拓北上的政策,高安產區這幾年的發展也是比較快的。2019年我們公司沒有完成年度計劃,我們的目標是雙增,第一個是銷售額增長21%,第二個是利潤率增長兩個點。但今年銷售額增長了,利潤率反而下滑了。高安陶瓷在全國來說是讓人羨慕的,主要是因為高安陶瓷目前還在使用水煤氣,但再好的產區也躲不過行業整體性的轉型升級,雖然目前江西產區的環境好一點,但也是短暫的。有人認為這是政府在引導監督這一塊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最終來說 企業經營還是要靠自己,因為每個企業的情況不一樣。江西產區也有退出的企業,有兩條線的、四條線的、也有八條線的, 2019年江西產區擁有8條線的陶瓷企業都退出了,2020年,我們預測陶瓷行業的發展會平穩一點。
御家新中式瓷磚董事長 王宏偉
我個人比較關注每年年底舉辦的兩場跨年晚會,第一場是廣東衛視的《更好的明年》,第二場是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老師的專場跨年演講。借用吳曉波老師“不斷創新、突破、迭代、試錯、小步快跑”的話來回顧我這一年,我覺得是比較合適的。事實上,2019年也證明了他的觀點“靠熬是熬不住的”。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里,我嘗試從傳統渠道轉向特定渠道,并且對產品方向進行調整。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我對2019年的看法是兩個字,第一個是“快”,第二個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變”。我覺得2019年整個市場變得很陌生,主要體現在:
1、渠道。傳統渠道在下降,以往的傳統渠道,我們所認識的客戶好像也不是我們的客戶了,銷量大規模的下降,下滑率達到20%、30%、甚至50%;
2、價格。我經常和我的朋友說,我們要學會忘記過去,過去做的好是因為我們當時站在了國家紅利的基礎上,再加上大品牌不屑與我們分利潤。隨著精裝房的普及,一線品牌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放價。對于企業來說,未來的好或者不好,就取之于我們的護城河挖多寬挖多深,這點對我們來說特別重要;
3、產品。目前,行業里抄襲模仿、跟風、盲從的現象比較嚴重,這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同質化產品,無論是在山東、福建、高安、還是佛山產區,這種現象都比較嚴重,而近年來有不少新產品出現,特別是大板、巖板、多規格等,在佛山產區可以看到很多,這也是大家常聊到的話題;
4、平臺。佛山產區現在有很多種機構出現,有產業機構、平臺機構、銷售機構等。
我認為,以上這4個問題其實在告訴我們,市場已經發生了嚴重的變化,2019年靠熬是熬不過去了,作為企業的負責人我們更多要思考路在何方的問題,搞清楚自己的護城河在哪里。
綜合以上六位企業代表的自身實戰經驗,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宮衛從官方統計數據為我們總結了2019年中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整體的發展情況。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 宮衛
2019年對陶瓷行業是不平凡的一年, 官方數據顯示,過去2018年、2019年是行業過去二十年來所經歷的前所未有、行業下行的壓力。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從全國各大主要產區的調研了解到,基本上全國產能的利用率在60%到70%。截止到11月份為止,官方數據顯示,將近10%規模以上的陶瓷企業已經退出了市場,2018年年底有130家企業退出市場,今年又有將近10%的企業退出市場。有人曾經在2018年年底講,陶瓷行業的洗牌已經進入了下半場,但是根據我們的預判,整個陶瓷行業的洗牌到明年是一個元年,今年是洗牌拉開的一個序幕??赡芙酉聛淼?020年經過市場的調節,包括接下來越來越嚴的環保指標、環保壓力等措施,我相信還會有一批規模生產、低價競爭、不重視環保、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會被逐步淘汰。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小企業的退出,無形中騰出了市場空間,留給有品牌意識、有環保意識、有創新意識的企業,這是整個行業運行的變化。
目前房地產行業的洗牌,正在加速陶瓷行業洗牌的速度,中國前十大房地產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在逐步提高。同時,整個陶瓷行業的渠道正在發生深度的變革。傳統的分銷渠道、終端賣場等渠道走不通了,產品直接面向的是房地產商,精裝、整裝等家裝公司,渠道由過去單一的賣場變成賣材,這是渠道上的變化。其次,消費的評級發生變化。消費者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審美不斷提高,他們對陶瓷產品的個性化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再有一個品牌時代的變化。過去一直在不斷堅持品牌建設、品牌培育的企業,包括前面幾位老總提到堅持走品牌化,即使在當前行業面臨下行壓力的時候,他們依然能夠保持著這種企業健康運行,銷售還是有很好的增長,這也是得益于過去以來他們一直對品牌建設的投入。
再一個我們切實感受到,這些年隨著整個陶瓷裝備技術的迭代,我們技術也就是裝備技術的提升,陶瓷磚搶占了其他門類的市場,比如說大理石、木地板,過去是我們搶占他們的市場,但是 當下的陶瓷行業也在被其他行業,一些跨界競爭者,搶奪我們的瓷磚市場,市面上出現了例如SPC石墨地板,SPC地板燈等產品,雖然國內目前對這個產品的認知度并不高,但是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認知的提升,市場的接受度不斷提高,我們已經預感到這種產品對陶瓷造成的強烈沖擊,所以大家要關注到這一個新的變化,未來陶瓷磚如何去發展確實需要我們去思考。
除了看到行業的下行壓力,我們同時也非常高興地看到,即使在當下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依然有一些優秀的品牌企業,包括一些堅持不斷創新的企業,堅持品牌精神,在當下有很好的發展的態勢,包括一些耳熟能詳的品牌依然能保持很好的競爭,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沒有做品牌培育,不去走創新發展之路的企業也在逐步地退出市場。企業分化逐漸加劇,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這對行業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情,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輪的轉型升級,行業洗牌能夠讓行業處于健康、高質量的發展。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